找到相关内容177篇,用时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宝僧法师:藏传因明基础课(二)

    呵斥那些菩萨,如果某个菩萨已经圆满了他的布施波罗蜜多时,他应该更往上走的时候,在那时对于他继续修布施会呵斥他的,停留于原地那种修行,会被佛呵斥的。但是我们在经典上面一看,啊!布施无作用吗?那是...佛是特殊的例子。  当成佛之前是十菩萨,然后证到佛第一刹那已经是遍智了,一切所知被他证到了。那第二刹那时,变得不是量了吗?我们就问他。那么在下部宗里就要重新准确定义“新生”。所谓新生的意思是,他自己...

    宝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75338485.html
  • 禅定的身心效应

    禅定功夫深达一定程度或修某些禅定,有却老延年之效。《阿含经》中佛言:比丘、比丘尼若修禅定,于第四禅基础上修习成就欲、定、精进、观‘四神足’,可以随意住寿一劫或一劫有余;《华严经.十品》说菩萨便可住寿百劫,以上菩萨寿命倍增,长得不可思议。藏密说依无上瑜伽修气、脉、明点的禅定,当修到气入中脉后,可以有身健、力大、容颜鲜泽、足捷、年轻乃至不老、长寿之生理效应,《恒河大手印》称修欲乐定证得乐明...

    陈 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2939239.html
  • 宇宙万有之本体---生命实相之辨正

    心外求法故。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 「譬如真如遍一切处」非是遍满虚空:  菩萨之如来藏法身名为阿赖耶识,能化现一百尊化菩萨,每一位化菩萨,...得无所有境界之本心者方是真正开悟,故《楞伽经》一切佛语心品之四,佛云:「大慧,菩萨摩诃萨住如如者,得无所有境界故,得菩萨欢喜。」佛子应远离有境界法,远离有所得法,若不远离有所得心,即使千佛出世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5539491.html
  • 佛法与科学之比较(一)

    识里的想心所。真理的本身也是现量。所以佛菩萨证真现量,或我们依佛菩萨的教,修学到菩萨的地位,也证真现量。那时候现量现前,也就是般若现前。  因为才说实相般若,已只是文字般若;实相般若不可言说,...概念,尤无山之概念’的真现量。所以实相般若,观照般若都是真现童;而文字般若只是真比量。这是佛法理论的大路。却并非像西洋哲学那样只是理论,乃是一种有凭有据的事实。佛菩萨曾经详详细细教我们种种修学的方法...

    王季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4840234.html
  • 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后的建设

    得定为贤众,僧俗皆同。   4.慧果   此中所谓慧果,乃上来信、戒、定果的果上之果。所以非普通一般人所说的慧,而是圣位上所得的慧果:最低限度亦要入见道,得三乘果,证入圣众──大乘圣果是在菩萨...渐形失坠;并以当时的佛法已渐渐传播扩大到印度之外了,而众人的思想亦渐进于复杂了。恰有马鸣菩萨等应运而生,作佛本行赞等,竭力提倡大乘佛法。龙树继承而兴起,乃至提婆、无着、世亲等接踵而出,阐扬大乘教义,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2640513.html
  • 从四祖到五祖看中国禅宗的奠基

    入手。他说:"菩萨,初证一切空,后证得一切不空,即是无分别智。亦是色,色即是空,非色灭空,色性是空"[23]。为此,他还就六根所缘六尘而生之六识,一一作了破斥,从而证得色法体性...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,灭此识者,乃是灭十菩萨中障惑。此识灭已,其心即虚,凝然澹泊,皎洁泰然,吾更不能说其形状。[53]   在这里,弘忍大师在继承了道信禅师《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》的前提下,进一步对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3841331.html
  • 《金刚经赞》研究——兼论《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》(四)

    …有一智者,不显姓名,制歌五首”。  第六、于“三大阿僧祇”一颂前注“别颂初菩萨理行之义”,说明了此颂所赞对象的修行位次为“菩萨”,这给我们了解各种传本前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便。  第七、本号有...如是见者名为佛眼”。第二种是摘录经文的一句或两句,然后给所摘经文加释,简略把经义表达出来,如“我当灭度无量众生,则不名菩萨”的释是:  释曰:“众生即是妄想,亦名烦恼。若有妄想烦恼,即同外道,灭色归...

    达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0842753.html
  • 创巴仁波切:突破修道上的唯物(三)

    。我们敞开得起、布施得起。能如是看出另一种跟自身投影相处之道,会令我们非常欢喜——此即菩萨的境界。我们进入了菩萨道、大乘道、敞开之道,具有热情的敞开之道。  在大观里,我们与所观之间有着广大的空间...菩萨行必须有远见,必须有不以自我为中心的超然见解。菩萨不是力求和善,而是自然慈悲。  布施  六度中的布施,常被研读佛经的人误以为是善待不如你的人。某人有了苦难,你就居高临下,对他施惠,这是非常憨直...

    创巴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0843038.html
  • 大乘起信论唯识释

    P1410] ,不复详其章句。   世传马鸣论主为第八菩萨,龙猛与无着为菩萨,皆登之圣人,世亲则为未登之加行位人。而圣位菩萨之造论,皆依自证现量智境,宗本契经,阐扬深悟,上求大觉,下化含情。...亦无不可。登菩萨以自证境为依据点,则契经或反为其造论之脚注。故贤首能善明佛华严之果觉,而马呜造此论之智境反居其下也。明此、则马呜造此论之依据站,必在八以上之菩萨心境,断可知矣──此论应据八...

    太虚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2343059.html
  • 释迦牟尼生命历险记(四)

    依的时空成为净土佛国,这样就能将一切过去化成净业,具一切大功德。  于是从菩萨以上,开始有了净业,净化。而净业背后的动力是什么?其实所有的净业是来自于根本的大悲愿力,这就是动力。所以,自身就...住在禅定中,贪着禅味越修越穷,无疑不是师长的错,对于他本人的生命也没有什么真实利益。所以尤其要精进勇猛入世办事,将事业搞得红红火火,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,真实有效做好菩萨本份,将六度万行当作本份干起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644070.html